尿素含氮量46%,是农村使用较多的优质化学肥料。由于一些农民朋友对尿素的性质不是太了解,在施用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碳铵混用因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而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会使尿素转化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降低尿素的利用率。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
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3~5天的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大部分氮素在尿素转化成铵的过程中被挥发掉,利用率只有30%,如果在碱性土壤撒施,氮素的损失则更多更快,所以,农民朋友施用尿素时不能图省事而将其地表撒施种肥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缩二脲含量超过2%,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严重者会造成死苗。
尿素是酰胺态氮肥,施后必须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转化过程因土质、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不同,时间各有长短,一般要经过2~10小时才能完成。若施用后马上浇水,尿素则会溶于水中而大量流失。
与尿素施后须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铵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所以,尿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使用
本文来源:https://www.aiyzx.com/1496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189501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