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吃瓜网 » 花卉知识 » 正文内容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怀念有元宵的日子,是七彩的

时间:2023年03月10日 11:19:06来源:吃瓜网 作者:佚名浏览:(1)次
[导读]   有时可以换个角度看,比如我在雨天里,我可以有独处的时间,没有人打扰,而且是元宵的节日,多了几分思索,平常都荒芜了,只有节日可以拉进思考。我穿着极其简单的衣服,没有配色,舒适是我心里没有障碍,不见人,不听...

  有时可以换个角度看,比如我在雨天里,我可以有独处的时间,没有人打扰,而且是元宵的节日,多了几分思索,平常都荒芜了,只有节日可以拉进思考。我穿着极其简单的衣服,没有配色,舒适是我心里没有障碍,不见人,不听外事,也无人来打扰,多好的空间,我试图听几首新歌,都没有听进去,又回到我爱听的那几首,《十年》《再活五百年》《千年等一回》,都是与时间有关的。

  盘腿而坐,不是我无状,还在狭小的座椅里,充分自由吧,只有身体自由,灵魂才可以自由,灵魂有时挺磨叽,本可以天马行空,却偏偏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看不透看不远,有时却出窍,比哲学家还哲学家,比霍金都正常还远,灵魂就这样不依不饶的跟随着躯体,我思考着,灵魂哪里去了?

  你在哪里了,我在家里,家里那个地方?…,父子对话就这样带着追问,你房间里嘛?嗯,冷嘛?不冷,吃什么,吃饭,我知道你吃饭,知道还问。我变哑巴啦,有话和爸爸说嘛,没有,那我挂了,嗯。结束这与感情无关的话题,我还是回到记忆里,尤其年小时候,雨在断断续续的。(文章阅读网:)

  慢慢感受一天的雨,下午五点时分,去一位朋友家吃饭,四个人,两瓶红酒,我本吆喝着喝酒,却不胜酒力,晕了,也站立不稳,只好停止喝酒,酒后喝了很多茶,渐渐清醒,就开车回来了,总感觉少点什么,就是不知道。

  元宵节,我没有致电父母,感觉刚从家过完春节,没有什么要说的,我想打电话给儿子,想想昨天刚结束那些无聊的对话,说啥哪,不说了。不过我还是记得儿子喜欢吃七彩元宵,五颜六色,口味很多,一吃都一大碗,我们都吃不了多少,结果都是他的,今天我没有特殊问候,不知道他能吃上否,我更不知道我妈妈会不会也这样想我,虽说我是真的没有吃,可我是真的怀念有元宵的日子,是七彩的。

 文学

 就在办公室,盘腿而坐,因为是元宵,都回家啦,虽说椅子狭小,外面下着雨,我平静的看着电脑,两个,充分地享受这独处的妙处,犹如我偷偷去看电影,虽说我是在看以前,也可以说是五年以前,经历过的工作日记,表格,培训资料,点滴的片段,都可以多少找回点记忆,不是一个人,快乐地忧伤的躺漾。

  小子,格子衫,稚嫩的声音边走边叫爸爸,让我看天空,这样的影像至今还保存完好,我也庆幸这点财富,幸福的看着,虽说如今有点执拗,倔强。可不可以再阳光一点,可不可以再加把力,把数学知识赶上去,一句话,不,坚决不,无计可施,是一个父辈的无能,这是无可奈何的,我记得成龙电影《新警察故事》,一个高级警官,面对儿子,犯罪的儿子,最后时刻还是吼叫,辱骂,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儿子失望啦,父亲懊恼的不仅是失望,更是教育的失缺。

  我相信这小子是心里有数的,他没有恶劣到这般地步,正如太阳黑子,就那一点点啦。我没有失去信心,甚至相信这是可塑之材料,也许每个少年心里都会有这点宝贵的倔劲,一如人对某一方面的执着。外面的鞭炮多了,雨也悄无声息的多了起来,我还在看,看窗外的雨,雨啊,我被你困了。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一道又一道美味佳肴摆上了桌面,吃元宵了!小孙子蹦着喊着。团圆节人不全,母亲不能和我们一起吃元宵了。去年驾鹤西游,如今阴阳两隔,真是好人不长寿。

  “爷爷吃元宵!”“爷爷不饿!你吃吧,待会我们上西山给太奶送灯去。”月亮升起来了,照在田野皑皑白雪上,泛起一片清冷惨白的月光。明月的银光洒落在山林上,却透出一股阴森幽暗的景象。远处山峦中光火闪亮那里必有一片坟莹。白雪在脚下咔咔作响,一阵冷风吹过催促我们加紧前进的脚步。路上我对孩子讲,过去的坟灯是黄米面和水。做出小碗状,放到窗台上。冻两小时,便成了,到坟地倒进麻籽油,放进棉花捻点燃即可。

  很小就知道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个传统节日,但从小到大,也没有体会到正月十五这个“闹”。小的时候,生活艰苦,城里人不太注重过元宵节,到正月十五了,家家户户买些元宵回来,或清水煮着吃,或过油炸着吃。条件好些的家庭,还有春节剩的年货,都拿出来,做几道好菜,一家人热热闹闹围坐在一起,说是过节,但在幼小的意中心里,就是告别。告别节日,向春节说再见。

  过了十五,一切就恢复正常了。所谓恢复正常,下乡回家过年的哥哥姐姐们要返乡了,大鱼大肉欢呼雀跃的日子亦告一段落了。生活又要恢复到平常了,一年一个全家相聚的春节结束了。所以每年正月十五这个元宵节,与其是一个值得庆贺的节日,不如说是又一次告别的开始,离别的意味非常浓重。大家虽然彼此心照不宣,并极力回避即将离别的话题,但那份悲伤,在语调低沉的交谈中,还是有迹可循的。所以说,小时候的元宵节,对意中来说,是伤痛,是所以节日中最不乐意过的一个节日。

  生活条件差一些的人家,那就只是在平常菜饭之上,加些元宵。虽然平淡了些,但也少了刻意隐藏的悲伤。

  为春节准备的鞭炮基本告罄,就是有,也就是三五个二踢脚,四五个炮打灯而已。所以,吸引孩子们的玩意不多。不过晚饭过后,孩子们还会人手一个自行制作的灯笼,或玻璃罐头瓶做的,或红纸糊的,不论什么样式的,里面都燃一支蜡烛,用根棍挑着,四处乱照,尤其是阴暗的角落,嘴里还不停地反复念叨:“照,照,照毛虫,照的毛虫脑袋疼。”据说这样一照,一年不生虫子。这,应该是元宵节唯一的乐趣、“闹”吧?

  后来从大人的嘴中了解到,正月十五在农村,那可是个非常隆重的节日。舞龙灯、跳秧歌、办灯会、唱大戏,节目繁多,一连三五天不停,热闹非凡,那才称得上一个“闹”字。虽然羡慕、向往,但因为没有置身其中,无法体会到那个闹,也就随遇而安地过起比较安静的元宵节。

  说到元宵节,就不能不说说元宵。那个时候的元宵,品种单一,样式单一,圆的,白的,没有包装,都是散着卖,人们只能到饭店购买。每到元宵节,各个饭店提前就会集中人力物力,大量生产元宵,供市民购买。

  意中多次购买元宵,并有幸亲眼观看过元宵的制作过程。所谓制作元宵,就是把切成方块的元宵馅放到装满面粉(黏米粉)的容器中不停地骨碌,随着转动,元宵馅就蘸满了面粉,那就是元宵了。好一些的元宵,沾上一些面粉,薄薄的一层皮,吃起来馅大皮薄;次一些的,面粉裹了一层又一层,一口咬不到馅。甚至人们在享用元宵的时候,经常吃到没有馅的元宵,挺沮丧的。但不要埋怨,那绝不是造假。那个年代还没有造假一说。之所以能够出现“假元宵”,那系个别面粉在滚动过程中粘在一起形成了面疙瘩,被当做元宵买回来了,纯属制作工艺原因。

  小的时候没有吃过汤圆,甚至到挺大了才听说过汤圆这种食物,与元宵一样是元宵节专属食品。后来经常吃汤圆,觉得比元宵好吃,最起码个个都有馅,再后来了解了汤圆制作工艺,才知道汤圆之所以个个有馅,是一个一个似包饺子般把馅包进去的,当然不可能没馅。

  现在元宵节,意中依然选择汤圆,与有没有馅关系不大,与汤圆柔软爽滑有关。现在的人们,置身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劳心劳神的,偶然闲暇,谁不希冀多一些熨帖、宽慰呢?

  汤圆好,现今汤圆的馅更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而且,汤圆已经成了大众家常食品,常年在超市销售。

  汤圆有诸般好处,但意中没有听说过谁人炸着吃汤圆。这应该是汤圆逊于元宵的地方吧?小时候过元宵节,稍微讲究些的人家,都会特意炸些元宵吃。炸元宵可是个技术活,随着油温攀升,元宵在油锅里逐渐加热、膨胀,有些包裹不严实的元宵馅就会从炸开的口子迸溅出来,高温下的糖稀,沾上肢体,就是严重的烫伤。所以,每年元宵节都会发生炸元宵烫伤人的事,但人们年年依然冒险炸着吃,美味的诱惑无穷啊。故人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真的很有道理呀。

  岁月流逝如今用上了电子灯真正成了长明灯。在爷爷奶奶和母亲坟前小孙子点亮了三盏红色的十五莲花灯。孙子跪下高喊:祖爷爷、祖奶奶、太奶给你们送灯来了。我跪在那里热泪盈眶。灯影里分明看见爷爷抱着我,用胡子扎我的脸,我顺势揪住他的胡子。爷爷咧着嘴喊,快撒开。一家人哈哈大笑。爷爷对不起,原来你那是亲我哩!仿佛清晰看见奶奶挪动着小脚笑着向我走来,举起一块冰糖,塞到我的嘴里,那沁人心脾的一刻永生难忘。奶奶孙子好想您!泪眼迷离中看见重病在床的母亲吃力地望着我说:“快回街里卖水果去吧!你多忙啊!我没啥事。”窗外杏树花开的时节母亲常向窗外望着,对我的弟弟妹妹说:“阴天了,要下雨了,下雨你大哥就不能出摊了。”言外之意就是有时间回去看她了。

  他哪里知道那时的我风雨无阻,真是钻到钱眼里了。怎么就不能耽误几天多陪陪母亲呢?真是不孝。想来让人痛楚时时心酸。如今母亲孤寂的躺在这旷野里。子欲孝而亲不在,愿坟头这盏明灯陪伴她解除孤独,照亮她走向天堂的路。

  爷爷你不愿吃苹果么?我给您带来五个供上。我小时候过年那天能吃上一个国光苹果就很知足。这可是红富士呀!奶奶你跟我们讲在火车上看到旅客吃香蕉不知是啥,长长的,弯弯的,黄黄的,剥下皮白白的,到老了您一口也没吃上,今天我给您带来了一大挂香蕉,谁让您小时候冬天在火盆上用铁茶缸子煨在火里炖粉条给我吃,今天算是报答您了。妈妈您牙不好,晚年爱吃蛋糕,今天给您献上三斤蛋糕,您爱施舍,吃不了就送给有需要的人吧。记得你年轻的时候做点好吃的让您吃您说不爱吃。就爱吃土豆辣椒酱,萝卜干,冻白菜……记得您从省城看病回来,妹子家炖了一只小鸡您吃了多半只。过去家困难您舍不得吃,让我们兄弟姐多吃点,我们那时太天真,以为妈妈是菩萨心肠要吃素的。母亲病重期间因忙于水果生意,没能回去看她几次,临终前我握着她的手,她双眼紧盯着我嘴里发出细微的声音,听不清在说什么,是恐惧?是不舍?是嘱托?想必是遗憾。这更加深我的惭愧,加深我对母亲深深地思念。儿子哭着在坟头压上纸钱,孙子将三堆黄纸点燃,熊熊火焰上青灰的纸烟盘旋着,弥漫着,模糊了我的双眼。

  坟茔变得肃穆,墓碑更显庄严。天上的月光和地上的灯光交相辉映,拉近了苍茫大地和皓月长天的距离,拉近了村庄和田野的距离。照亮了死去亲人通往天堂的路,你们的恩德后人终生铭记,我们血脉相连,骨肉相牵,好像天空眷顾着大地,又一阵爆竹声响过,在寒冷的北风中,我们依依不舍,缓步离去……

本文来源:https://www.aiyzx.com/971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189501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